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交行不可忽视的成功“基因”

时间:2022-08-27 22:11:10 | 浏览:636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交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蓄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交行进入新一轮业绩“释放期”。3月25日,交行披露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交行营收增速9.42%创7年新高;净利润增速11.89%创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交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蓄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交行进入新一轮业绩“释放期”。

3月25日,交行披露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交行营收增速9.42%创7年新高;净利润增速11.89%创8年新高;在业绩创新高的背后其资产质量同样得到改善,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

除了“明面”上亮眼的经营数据,交行“隐藏”的指标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继续保持既有优势,再次位列国有大行第一。

拆解交行的成功“基因”,发现其聚焦上海主场建设不断优化营收、利润结构;四大业务特色基于自身禀赋形成长坡厚雪;前瞻布局金融科技立足打造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重塑”新交行。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说:“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除了商业模式之外,人无疑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财产。而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则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人均创利越高,说明员工的生产效率越高、对企业的贡献越大。

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代表着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因为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能够给公司更优的福利待遇,而员工有了足够的利益之后会更有动力给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同属一个行业,经营模式类似,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最高的那家公司,其投资价值相较而言肯定是更高的。”

银行业作为资本、智力密集型企业,人均创利的高低代表着其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据老虎财经统计,国有六大行中,交行是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最高的一家。

从2021年六大行员工人均创造的营业收入来看,交行最高,人均创收299万元,而其2020年人均创收为271万元,同比增长10.33%。

从2021年六大行员工人均净利润来看,依然是交行最高,人均创利97万元,而其2020年年人均创利为86万元,同比增长12.79%

拆解交行的营收和净利润,我们发现其人均创收、人均创利在六大行中排名第一的“秘密”。

首先是营收,2021年交行实现营收2693.9亿,同比增长9.42%;其中利息净收入1616.93亿元,同比增长5.45%,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60.02%;非利息净收入1076.97亿元,同比增长15.97%,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40%;

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75.73亿元,占非息收入的比例为44.2%,并逐渐成为利润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而理财业务和代理类业务的同比大增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色不少,这主要得益于交行打造的财富金融特色。

其次是净利润。据年报数据显示,通过按地区划分经营业绩来看,长江三角洲利润占比48.72%,同比增长18.47%;营收占比36.64%,同比增长12.15%;而按业务板块划分的经营业绩,公司金融业务利润总额329.5亿,占比35.07%;个人金融业务利润总额431.38亿,占比45.91%,同比增长47.24%。

非息收入增速高于集团整体营收增速;长三角利润增速高于集团整体利润增速;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增速高于集团整体利润增速。这三项数据的表现突出与交行的“十四五”规划息息相关。

2021年,交通银行制定出台了全行“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上海主场”建设、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等四大业务特色;提升客户经营、科技引领、风险管理、协同作战、资源配置等五大专业能力。

长度:聚焦“上海主场”建设是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站在未来看现在。

面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金融科技的创新颠覆和国际局势的种种不确定性,银行业凭哪个确定的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优势去迎战未来?

聚焦“上海主场”建设,无疑是交行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交行作为唯一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行,这一点既是优势,又是劣势。

说它是劣势,因为远离北京、远离决策层、远离大量央国企,获取资源和信息肯定有劣势。说它是优势,那就是离市场最近,离国际最近,离两个循环的战略链接最近。

上海当前的战略是强化“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全面打造数字生活,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此外,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引擎,长三角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26,承载了中国1/6的人口,贡献了总量1/4的GDP,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

交行作为上海的“原住民”,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上海主场”建设不仅是交行基于自身禀赋所提出的战略规划,更是其“创新策源地”,目的是要在全行发挥制度创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不断的在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然后把好的金融产品和好的金融服务迅速推广延伸,使得它的可复制性和上量能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举措。

报告期末,交行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三大区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30%,增幅较集团贷款平均增幅高3.13个百分点,信贷增量占比超过60%。长三角区域利润总额457.81亿元,对集团利润贡献占比48.72%,同比上升4.01个百分点。

宽度:打造四大业务特色形成长坡厚雪

打造属于自身的长坡厚雪护城河。

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原先无差异化的存贷业务已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零售、投行、大财富等轻资产、未来前景广阔的特色业务。

这些前景业务与同质化的存贷业务有着本质区别,一旦你在这些领域建立了自己护城河,其它模仿者很难突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护城河会越来越宽,形成真正的长坡厚雪,甚至改变银行业周期的天然桎梏,通过业务结构的优化熨平周期,成为银行业的翘楚。

交行提出四大业务特色便是着眼于此,通过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等四大业务特色来实现自己的长坡厚雪。

普惠金融方面,交行三管齐下。一是推广线上综合融资产品体系(“普惠e贷”),支持客户自助组合“抵押、信用和保证”方式;二是做强产业链金融,延伸服务上下游;三是构建新型拓客模式,推出“以客荐客”、“场景拓客”等营销模式,实现以数据筛选客群、批量获客。

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8.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23%;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21.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3.4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4.00%,小微客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4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16%,较上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

贸易金融方面。上海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节点。交行抢抓自贸区金融政策创新优势,把握重大机遇,重点推动“交银e关通”提质上量,聚焦上海“3+6”重点产业体系,推进链金融产品优化迭代。

报告期末,交行积极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升级的机遇,贸易融资发生额同比增长31.16%,余额在对公贷款中占比提升1.37个百分点;国际结算量4,8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24%;跨境贸易融资量339.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52%。

科技金融方面:为了更好服务科技企业,交行打造了商行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搭建科技型企业数据库更好的服务科创领域。

报告期末,科技金融授信客户2.3万户,增长19.5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大幅增加1,420亿元,增幅90.90%,在对公贷款中占比提升3.29个百分点。

财富金融方面:交行利用品牌、全牌照、专业的财富管理团队、全市场优选产品、产品风格稳健等五方面优势精心为人们财富积累、保值增值、传承等提供服务。

报告期末,零售AUM时点余额4.26万亿,增幅9.26%。境内行代销个人财富管理类产品收入98.37亿元,同比增长28.37%。个人金融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集团占比64.62%,同比提升2.32个百分点。

高度:数字化“重塑”新交行

未来的银行是全球化的,科技化的。

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中表示:“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随着金融科技的持续渗透,传统银行模式正在快速迭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银行的日常经营中遍地开花。

互联、开放、合作、共享等“新名词”早已不再是新经济的专属,作为“老钱”的代表银行正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高度。

尽管银行业已传承数百年,经历多次时代变局,经济周期、贸易冲突和监管政策没有改变银行的商业模式;而能真正改变银行业的决定性变量来自于科技。

变化已在不经意中悄然发生。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已经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过去十年,传统金融机构已目睹了金融科技重新定义零售业务的全过程,从支付延伸到存贷款、财富管理,传统银行的资金中介、信息中介职能已受到深刻冲击,信用中介作用亦面临威胁。而支付,正是银行业诞生的根源,也是银行其他所有业务的基础。

时代变局之下,银行业需要靠科技金融来武装自己,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交行显然意识到科技在未来银行竞争格局中的重要性。去年8月,交行正式推出交通银行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将目标愿景简称为“POWER”,其中P代表平台(Platform)、O代表开放(Open)、W代表智能(Wise)、E代表企业级(Enterprise)、R代表重塑(Reinvent),以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为双轮驱动,打造体验极致、生态丰富、风控智能、运营高效的数字化新交行。

而科技的硬实力自然离不开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2021年,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87.5亿元,同比增长23.60%。

在加大金额投入的同时交行同样也在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和招聘力度,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万人计划,2021年年招录金融科技专业背景人才占比从2019年的32%提升至2021年的55%,金融科技人员增加至4539人。

有些工作,目前来看已经初见成效,譬如:公司业务领域,推出智慧交易链平台,对接中航信、中企云链等12家主流平台,充分运用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信息,实现自动化的秒级放款功能。

普惠金融领域,推出线上综合融资产品“普惠e贷”,快速响应市场的定制化服务需求,目前在供应链、科创、乡村振兴、医保、双创、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落地了50+个场景。

个人金融领域,聚焦政务、出行、教育、医疗等民生场景及餐饮消费,做大场景获客。2021年,借记卡线上获客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3个百分点;信用卡线上获客占比超过50%。

风险防控领域,线上化标准产品“普惠e贷”不良率远低于全行贷款不良率1.48%。“基于复杂知识图谱的风险监测项目”已应用于反欺诈、营销拓客、客户画像等32个业务场景,风险预警准确率超过86%。

前瞻的科技金融战略辅以详实的人才策略,“战略+战术”双向结合让交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相关资讯

永安期货半年报:净利润同比下降超50%,二季度净利润暴增7.7倍,风险管理业务收支同增

金融界8月31日消息 近日,期货行业龙头——永安期货(600927.SH)发布了2022年度中期报告。半年报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永安期货实现营业收入195.51亿元,同比增长17.18%;净利润为3.16亿元,同比下降57.27%。截至6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交行不可忽视的成功“基因”

人均营收、净利润位列国有大行第一,交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蓄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交行进入新一轮业绩“释放期”。3月25日,交行披露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交行营收增速9.42%创7年新高;净利润增速11.89%创

净利润同比增速创近9年新高!国有大行首份年报亮相,交行还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如何看待目前银行经营环境?房地产贷款风险是否可控?近期股市波动对理财业务影响几何?施罗德交银理财如何与交银理财协同发展?3月25日晚,交通银行举办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管理层就上述热点问题一一回应。来源:直播截图净利增速达到近9年最高水平

第一份国有大行年报出炉:交行净利润同比增11.89%,管理层回应六大热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 上海报道 3月25日,第一家国有大行披露2021年年度成绩单。交通银行2021年报显示,集团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875.81亿元,同比增长11.89%;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1.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

交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5.10%,高杠杆、高负债房企贷款加快减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炎炎 见习记者吴霜 上海报道 8月27日,交通银行发布2021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0%。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经营收入1340.51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

净利润35.95亿赶超去年整年,比亚迪利润释放显现

8月29日,比亚迪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根据报告显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了1506.07亿元,同比涨幅达到65.71%。具体来看,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1092.67亿元,同比增长 130

交行率先发布大行成绩单,最复杂的一年交行未来该咋看?

#交通银行#最近一段时间,各大银行都纷纷交出了属于自己的年度成绩单,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而第一份大行的成绩单也来了,这次率先交卷的是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之中第一个发布业绩的,交通银行的成绩单到底

百亿私募新进这些股票,2022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增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述新进个股2022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中有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18万元,同比增加2473%。另一家百亿私募上海通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样有新的布局动作,该公司旗下的产品通怡春晓1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进中宠股份45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和占无限售流通股比例均为155%,位居第五流通股股东。

二季度末103家公司股票获QFII持仓 超六成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增长

本报记者楚丽君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步伐的加快,具有“聪明钱”之称的QFII的投资动向也逐渐浮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收盘,有618家A股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其中,有10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的身影。

腾讯Q2净利润同比下滑51%!降薪、优化、抛售股票多管齐下

睿财经讯(文/周鑫)8月17日晚间,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业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更反映主业经营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滑17%。腾讯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处置及视同处置投资公司的收益净额为23863亿元。

图解中迪投资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47.57%

共有1股东持股数增加,刘文胜增加278.1406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03%。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京东方前三季度净利润破200亿元,屏幕面板卖太好了?

今年上半年整个LCD面板市场都在涨价,而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帮助京东方等面板生产商实现营收增长。据了解,京东方除了是全球最大的LCD面板生产商,同时也推出行业领先的柔性全面屏、折叠屏、滑卷屏等创新型产品。

京东方A上半年净利润几近腰斩 行业下半年基调:控产能

显示器件出货量第一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SZ,以下简称“京东方A”)净利润几近腰斩,同比下降4392%。半年报显示,合肥105代线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满产、良率超过90%。

贵州茅台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46.54亿元 系列酒崛起有望成又一增长极

7月30日晚间,白酒龙头贵州茅台2021年半年报正式出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力系列酒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基酒产量503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378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125万吨;

基金中报|浙商基金2022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17万元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陆续披露,其控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营收情况也得以曝光。8月22日,浙商证券披露2022年中报,与此同时,浙商基金上半年经营数据也随之披露。2022年6月30日,浙商基金总资产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刘姓男孩名字大全纪念币收藏网正品莆田鞋官网金华新闻资讯网冯氏宝宝取名网韩姓取名字大全今日秦皇岛理想汽车股票今日廊坊今日黄山信托理财网广西六堡茶道文化万国手表收藏西班牙旅游网燃气灶品牌网
信用卡又叫贷记卡,是由商业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对信用合格的消费者发行的信用证明。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签名条的卡片。
信用卡申请中心 feiyixu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