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2:23:05 | 浏览:2335
说起中信证券,普通投资者的心情是复杂的。但如果回归到券商行业本身,中信证券又是无可争议的行业龙头。
而这个行业龙头,最近有一个大动作。
中信证券大动作
11月15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了中信证券的配股申请。中信证券拟配股募资不超280亿元。其中拟使用不超190亿元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中信证券这个配股募资方案就已经公布。
当时,中信证券披露的再融资方案显示,此次中信证券将采用10配1.5的比例向A股及H股股东进行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亿元,为公司自2002年上市后金额最高的一笔再融资。
不过一直以来配股募资的方式就比较有争议。一方面是因其自身带有的“强制性”,另一方面则是会在短期内稀释不参与配股的股东持股权益。
在配股募资的消息公布后,中信证券A股的股价在3月1日和2日连续两日下跌。
其实中信采取配股融资而不是定增、可转债等方式,应该是考虑到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本来就不高,如果采取定增和可转债方式股权会进一步被稀释。因此选择配股是目前相对比较好的融资方式。
打造“航母级”券商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信证券此次募资用途中,资本中介业务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超280亿元的总募资额,有190亿元用于资本中介业务。
对此,中信证券表示,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提速,客户在风险管理、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投资等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资本中介业务成为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重要载体。
资本中介业务具有客户广泛、产品丰富、利差稳定、风险可控的特征,是中信证券近年来重点培育的业务方向。中信证券在资本中介业务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务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等创新型资本中介业务已成为中信证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中信证券这次如此大手笔的配股募资,除了要支持其资本中介业务发展,更重要的是原因是为了集中力量,打造一家航母级券商。
在此次配股募资的必要性上,中信证券表示是“响应国家战略,打造‘航母级’券商”。中信证券称,公司作为证券行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不断夯实自身资本实力,抓住资本市场以及证券行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
而对于券商这类资本密集的行业来说,资本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券商的竞争力。
券商股价为何疲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季报,券商行业公司普遍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近九成券商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仅5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
与去年相比,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营收规模再上一层楼,其去年同期刚跨过400亿元门槛,今年已经向600亿元的营收规模挺近,与第二名海通证券拉开超230亿元的差距,龙头领先优势愈加明显。
在净利润方面,2021年前三季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为176.45亿元、海通证券为118.26亿元、国泰君安为116.35亿元、华泰证券为110.49亿元、广发证券为86.41亿元。
而和业绩不相匹配的是券商股的股价表现,虽然时不时的会表现一下,但总体来看,股价比较疲软,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两个方面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一方面,由于券业已经经过了前期的大发展,眼下进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加之券商杠杆率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其突破性发展的可能并不是很大,这就遏制了市场与资金对券商未来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的想象。
另一方面,今年改革的力度与往年相比有所收缩,所以券商股也受到了影响。”
最后券商股本身也比较特殊,有着强周期性,资金与投资者对于市场的预期将会影响他们对券商股的看法。对券商股的市场预期一般都是超前的,券商业绩如何与股价涨跌的直接关联性不大。
券商的未来在哪
那么券商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又是否还值得关注呢?
目前证券公司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收入主要来自经纪、投资银行以及自营业务,盈利模式单一,传统业务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客户对证券公司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证券公司中介服务的功能,拓展中介服务的内涵和价值,未来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改变。
一方面,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将会从通道收入模式向资本收入模式转变。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就进一步加强,优质客户、资本都将向头部优质龙头集中。
另一方面,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或将向买方转型。东方证券副总裁徐海宁指出这个判断来自于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结构的转变,由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趋势明显。近几年公募基金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公募基金已经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
二是理财产品净值化。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理财产品净值化下,产品销售逻辑从产品导向转为客户导向,由交易通道等要素转向投资逻辑和顾问服务。
三是“基金挣钱、基民不挣钱”的行业痛点。过去二十年,国内公募基金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2%,但整体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却远远落后于这个水平,投资者表现出持有时间短、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行为。如何将基金收益转变为投资者收益,是行业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四是机构与客户探索长期价值共生的机会。卖方财富管理的未来就是价格战,买方财富管理才能为客户和机构提供长期价值共生的机会。
记者 | 满乐编辑 | 6月23日,中信集团官网发布公告,当日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中央组织部干部四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奚国华同志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炯同志不再担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据接近中信集团人员表示,奚国华也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中信正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天津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历时11个月,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终于走完了此次配股的行程,募集资金总额223.96亿元,刷新了A股券商业配股融资的规模纪录。不过市场对此并不买账,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填权行情,截至1月27日收盘,中信证券A股微跌0.33%,而至截稿中信证券H
8月18日,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等投资者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认购新发行股份的方式对中国华融进行战略投资。公告指,潜在战略投资倘获实施,中信集团将成为中国华融主要股东。此前8月2日的公告中,中国华融表示,根据
稳坐券业头把交椅的中信证券2020年财务数据出炉。3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43.83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两项指标均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
来源 | 时代周报时代周报获得的一份名为《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的文件显示,中信国安已启动资产重组工作,且中信集团正就旗下中信国安集团(以下简称“中信国安”,非指向00083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展望中信股份2022年全年业绩情况,中信股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奚国华8月30日在中信股份2022年半年度业绩发布暨投资者简报会上表示,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预计我国经济三、四季度增速将重拾强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韦尔股份(603501.SH)“强推”评级,由于手机镜头降规降配,将20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9.68/65.79/84.75亿元下调至44.95/62.67/78.77亿元,EPS为
今日通威股份(600438)盘中创60日新高,收盘报57.96元。2022年4月26日,光大证券研究员殷中枢,郝骞,黄帅斌发布了对通威股份的研报《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维持高增,2026年硅料/电池片产能规划突破80万吨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翔,林承瑜近期对深南电路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海外客户拉动PCB业务恢复,封装基板进展加快》,本报告对深南电路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94.17元。深南电路(002916)2022H1封装基板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