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4:20:00 | 浏览:154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
12月1日,经中央批准的全国首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分论坛在横琴正式开幕,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金融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探讨湾区金融的发展路径。
本届论坛以“金融助力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拥抱新金融,逐梦大未来”为主题,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发表了“提质增量推动大湾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
“当前是全球新旧区域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就我国而言,近年来,出口、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占GDP的比重见顶回落,需要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沈明高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多途径推动经济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简称为“提质增量”,是应对动能转换的重大举措。
沈明高表示,“从目前来看,全球总需求不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局性问题。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是全球新旧区域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主要国际机构对全球长期增长的预测,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从全球增长格局来看,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主要的经济增长点。OECD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等均认为,到2050年,全球前七大经济体里,大部分将是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中国将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包括印度、印尼、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总量全面提升。
要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沈明高认为,我国经济“增量”的主要方向是消费驱动,而“提质”的主要路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消费驱动要求我国消费增速快于名义GDP增速,以消费升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增量。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到 2050年,中国消费实力赶上日本;2014年中国的消费实力仅为美国的14%,到2050年,会接近于美国的50%,隐含假设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实际年均增长6-8%左右。
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有效提升创造条件,而提质又是量的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提质的路径很多,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水平。”沈明高表示。
数据显示,日韩人均GDP登上1万美元新台阶之后,两国分别实现了5.7%和6.1%的实际GDP年均增速,其中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增长的贡献高达50%左右。
未来15年,我国经济提质增量的有效落地,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也需要一个相对强势的人民币做支撑。
随着提质增量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深入,将逆转目前的中美负利差,人民币将逐渐具备对美元升值的条件;即使在美元强势周期中,人民币至少可能对一篮子货币升值。
沈明高补充道,“相对强势的人民币,将为大湾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大湾区互联互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广东是全国GDP总量最大的省份,大湾区是全国乃至亚太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就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的提升空间很大。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直接融资占GDP规模比重为5.1%,低于浙江的9.9%以及江苏的6.9%。
沈明高分析称,“动能转换和提质增量,均有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在广东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能力,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但总体偏传统,对直接融资对需求较弱。只有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创新的过程中才需要定价能力相对较强的风投、创投机构参与,帮助识别新技术、新业态和新趋势。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制造业升级培育新动能,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一个前提。”
在债券融资活跃度方面,广东资本市场也有待增强。截止2022年10月末,广东非金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余额占全国份额为8.8%,低于江苏、浙江的12.4%、9.0%。广东通过改善债券融资结构,有利于推动本省利用金融市场融资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省内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区域产业融合。
与制造业结构相适应,广东初创投资规模与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差异,投资周期相对更短,对初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2021年,上海PE/VC规模居全国第一,融资投入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广东的投资轮次则相对偏后端。从风投创投规模看,广州、深圳机构总体偏小,管理百亿以上资金的机构数占比不及长三角省市。
创投力量强弱和产业分布有较大关系。数据显示,广东千亿市值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主要集中于估值偏低的传统行业如金融、地产、消费、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江浙千亿级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机械、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这导致广东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偏低。
沈明高建议广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债落地,支持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等多层次发行主体,推动风投创投和科创企业发展。
此外,沈明高认为,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最独特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现在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互联互通。目前大湾区的资本市场联通工具和机制很多,但我认为机制过于分散、单一,制度设计谨慎,规模太小。比如跨境理财通限制因素太多,计划规模1500亿元,已用规模才3亿元,建议扩大范围让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此外,可以利用深合区的优势,放宽跨境资金池的限制,允许跨境资金池利用国内和国外的金融工具,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加收益。”
沈明高认为,大湾区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有两个:一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粤港澳三地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横琴报道12月1日,经中央批准的全国首家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分论坛在横琴正式开幕,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金融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同
为进一步宣传推介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服务项目,8月26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驻粤经济贸易办公室、香港贸易发展局及广东省香港商会共同在线上主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交流会
来源:新京报、红星新闻等0101《阿凡达2》世界首映礼伦敦举办,卡梅隆率主创亮相12月5日,电影《阿凡达:水之道》(后文简称《阿凡达2》)世界首映礼在英国伦敦举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演员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凯特·温
(中国减贫故事)“小鸽子”大产业:“世界客都”深山肉鸽飞上大湾区餐桌中新社梅州12月2日电 题:“小鸽子”大产业:“世界客都”深山肉鸽飞上大湾区餐桌作者 蔡敏婕荒山上盖大棚、搭鸽舍、养肉鸽,再通过数字平台监测和品质筛选,深山里的肉鸽“飞”上
《大湾区产园速递》第105期(1)产值超200亿!立讯精密在深圳建17.6万㎡高端基地5月12日,宝安成功出让2宗工业用地,分别位于新桥和沙井,两宗地均为战略新兴产业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地。其中,沙井A321-0944宗地由立讯精密工业股
近日,中建西部建设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部建设广东公司)在广州隆重揭牌,中建西部建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白建军出席仪式并讲话。白建军指出,中建西部建设广东公司揭牌对于落实股份公司“十四五”规划、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白建军对
9月4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支持下,由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承办的“数字经济下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活动暨2020年全国文化金融中心联盟年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广州市委
8月28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主办的“赋能发展 助力大湾”第二届广东人力资源峰会暨人力资源服务展在广州盛大举行,这也是华南地区的年度人力资源盛会。来自华南地区各人力资源企业代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共同参与,共议新趋势下,
近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主办的“聚才湾区,融合创新”第五届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创新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从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实践、学术理论等多个方面解读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力资源创新工作,同时针对表现突出的人力资源项目、机构、职业经
10年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新区之后的第6个国家级新区,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这片热土。10年后,迈步新征程,在南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片热土又被赋予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
记者 | 张熹珑编辑 | “2020年,中荷壳牌在惠州投资的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额约56亿美元。单个企业在大湾区单个城市的单个项目,就达到这样一个投资总量。”荷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Michiel Bierkens告诉记者。这个在惠州大
2019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日至26日举办,届时在市内各相关场馆将开展一系列的精彩活动。在5月14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詹德村介绍,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主要突出4个亮点和特色。一是突出粤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广深科创走廊对标美国硅谷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新社广州1月25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位于深圳创业广场的汇顶科技公司展厅内,工作人员用“指纹膜”(俗称“克隆指纹”)轻松将某品牌手机解锁,但对于应用了该公司活体指纹识别技
“求学圆梦”成果展暨毕业典礼在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举行。广州开放大学揭牌成立。专题3月21日,广州开放大学揭牌仪式暨办学60年总结大会成功举行。会上,市有关领导宣读了关于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州开放大学的批复,广州市有关领导,国家开放大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姝泓 通讯员穗外事)为进一步宣传推介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服务项目,8月26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驻粤经济贸易办公室、香港贸易发展局及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