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2:48:54 | 浏览:2733
35周岁的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2.03%,存、贷款规模双双突破5万亿元大关。该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业务能力建设也效果显著
《投资时报》记者 陈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今年迎来35周岁生日。扎根于中信集团庞大的“金融+实业”生态系统,该行稳健发展,总资产已超越8万亿元。同时,今年也是中信金控成立元年,中信银行作为中信集团最大的金融子公司,在中信金控的引领下,主动发挥集团协同优势,积极完善中信协同平台,打造“不止于银行”的多维度融资生态圈体系。
据中信银行8月25日晚间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业绩稳中向好,结构改善。
该行当期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25.24亿元,同比增12.03%,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而且,该行近两年业绩增速也高于同业,2020年和2021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1%和13.6%,高于同期商业银行-2.71%、12.63%的净利润增速。
今年上半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为82780.16亿元,已较2018年末上升36.45%。而且,该行存、贷款规模在今年上半年也双双突破5万亿元大关。
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不良实现双降。今年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降2.87%,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0.08个百分点。此前,该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还积极践行国有金融企业使命,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上半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15.34%,较上年末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35年来,中信银行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情况,中信银行一级资本全球排名第19位,较去年上升5位。在增长规模方面,中信银行在所有上榜中资银行中排名第一;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资产质量、风险回报等方面,中信银行在股份行中排第三;流动性排名股份行第一;稳健与杠杆情况位居股份行第二。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2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金控设立后,将大大提升中信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将为中信银行带来“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做强综合金融服务,有利于做优统一的客户服务体系,有利于做实全面的风控体系。
以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的中信银行,迎来新的发展篇章。
业绩稳中向好结构改善
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中信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和监管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当期,中信银行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且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该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94亿元,同比增长2.6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325.24亿元,同比增长12.03%,增速高于同期商业银行7.08%的净利润增速。
营业收入中,非利息净收入为345.46亿元,同比增长9.64%;非利息净收入的营收占比达31.87%,同比提高2.03个百分点。方合英表示,非息收入占比增长,使得业务结构更加合理。
除了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该行今年上半年零售银行收入为420.15亿元,营收贡献度为38.76%,同比也上升1.31个百分点。
同时,中信银行业务规模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82780.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2%。同时,存、贷款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双双突破5万亿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银行在业绩和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也持续向好,不良贷款保持“双降”,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55.2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7%;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降0.08个百分点,且低于当期末商业银行1.67%的不良贷款率。
《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此前,该行不良贷款率已从2018年末的1.77%一路降到2021年末的1.39%。
今年上半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97.15%,较上年末上升17.0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58%,也较上年末升0.08个百分点。
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迅速制定《中信银行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的29项工作举措》,助力市场主体恢复正常经营和生活,充分挖掘新动能和新的增长潜力,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了“中信力量”。
该行统筹兼顾抗疫情、促投放、防风险,全力纾困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该行深入推进“五策合一”,加强对制造业、战略新兴、高科技、普惠、涉农等重点领域的行业研究及营销推动力度。
今年上半年末,中信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3778.84亿元,占比15.34%,较上年末上升 0.1个百分点,其中长期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6%和18%;绿色信贷余额2811.95亿元,较上年末增40.54%;普惠贷款余额为4143亿元,较上年末增13%。
上述贷款增速皆远高于该行同期3.20%的贷款及垫款总额增速。
此外,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累计向近3万余户企业发放6210.43亿元供应链融资,同比增长39.65%。
夯实“三大核心能力”
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推出的 “342强核行动”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3”是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
财富管理方面,中信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打造“新零售”,以“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三全适配为经营方略,以“板块融合、全行联动、集团协同、外部联结”四环为发展路径,以“数字化、生态化”两翼为能力支撑,全面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活动、主服务”的“五主”客户关系,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
今年上半年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3.7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9%。
普益标准近日发布的《全国100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排名报告(2022上半年)》显示,中信银行高居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百强总榜第二位,同时,财富管理能力综合排名中,中信银行在全国性银行中也高居第二位。
资产管理方面,中信银行充分发挥集团内、母子行协同优势,打造全能型资管。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产品规模再创新高,当期末理财总规模为16481.95亿元,较年末增约17.5%。其中新产品规模15480.35亿元,占比提升至93.92%,较上年末升3.6个百分点。
综合融资方面,中信银行扎实推进“三个一体化”工程,主动构建生态圈价值体系,不断提升综合融资服务优势。今年上半年末,该行综合融资余额为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
记者 杜萌日前,公募基金业再现董事长、总经理集体降职事件。10月23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新聘涂一锴为公司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涂一锴现任中信信托副总经理。除新任董事长官宣,同日,由于工作安排原因,中信保诚基金原董事长张翔燕和原总经
历时11个月,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终于走完了此次配股的行程,募集资金总额223.96亿元,刷新了A股券商业配股融资的规模纪录。不过市场对此并不买账,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填权行情,截至1月27日收盘,中信证券A股微跌0.33%,而至截稿中信证券H
8月18日,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等投资者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认购新发行股份的方式对中国华融进行战略投资。公告指,潜在战略投资倘获实施,中信集团将成为中国华融主要股东。此前8月2日的公告中,中国华融表示,根据
稳坐券业头把交椅的中信证券2020年财务数据出炉。3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43.83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两项指标均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
8月13日,秦皇岛市委书记朱政学,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瑞书会见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鹤新一行,双方就装备制造业、金融业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进行座谈交流。中信集团是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
来源 | 时代周报时代周报获得的一份名为《关于恳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函》的文件显示,中信国安已启动资产重组工作,且中信集团正就旗下中信国安集团(以下简称“中信国安”,非指向00083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展望中信股份2022年全年业绩情况,中信股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奚国华8月30日在中信股份2022年半年度业绩发布暨投资者简报会上表示,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预计我国经济三、四季度增速将重拾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金融化雨,科创未来!8月31日下午,雨花台区2022年金洽会首场活动——“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争创大会召开。雨花台区出台“12N”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发布“及时雨创贷”科创金融产品。
6月23日,禅城区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在会上分析全区经济工作时透露,打造季华路金融走廊,全力把万科金融中心、绿地金融中心等打造成金融行业“亿元楼”,建设“广东保险小镇”。去年,禅城新增2600多家科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