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大族激光深度研究:激光龙头优势显现

2022-10-26 00:33:01 236

摘要:(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一、立足激光加工,二十年成就激光设备龙头1.1、深耕激光设备,二十年成长铸亚洲激光龙头公司自1999年创立以来,维持了18年的高速增长趋势,营收增长230多倍;自2004年上市以来,营收增长17倍。2018年营...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一、立足激光加工,二十年成就激光设备龙头

1.1、深耕激光设备,二十年成长铸亚洲激光龙头

公司自1999年创立以来,维持了18年的高速增长趋势,营收增长230多倍;自2004年上市以来,营收增长17倍。2018年营收达110.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6%,预计2019年仍能保持营收增长的趋势。目前大族激光已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激光设备企业。根据2017年全球激光设备厂商发布的相关数据,德国通快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全年收入35.5亿美元,大族激光以17.69亿美元(使用历史时期汇率换算)位列第二。相干、IPG、Ⅱ-Ⅵ、恩耐位列三至六位,均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立足上游来看,大族激光在研发投入上领先同行,注重向上游推进自主研发,自产激光器。激光器能否自制和自制比例是衡量公司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公司小功率激光器业务已基本采用自制激光器,因而实现了小功率业务上高于40%的毛利率,这一毛利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小功率激光设备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在上游核心原材料上实现的自制,成为了公司的一大重要盈利点与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中小功率光纤激光器已经部分实现量产和自用,并已有数千台出货。公司自主研发的Draco系列皮秒激光器实现规模销售,作为新一代核心光源,打破了国外在核心光源的垄断,在LED晶圆、蓝宝石、玻璃等脆性材料切割领域,大族所自制的原材料基本替代了进口。自主研发的DracoTM系列紫外激光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不同功率、频率、脉宽的多参量输出,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公司未来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突破将具备更大意义,将助力大功率业务大幅降成本和出货放量。

立足下游来看,从公司最新的业务及产品结构来看,公司当前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打标机系列、激光焊接机系列、激光切割机系列、新能源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演示系列、PCB钻孔机系列、工业机器人等多个系列200余种工业激光设备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大族激光具备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整套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能力。公司产品涉及IT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电子电路、仪器仪表、计算机制造、家电厨卫、汽车配件、精密器械、建筑建材、五金工具、城市灯光、珠宝首饰、工艺礼品、食品及医药包装等多个行业。

同时在公司面向下游的销售渠道及配套售后服务上,大族在国内拥有行业内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范围,海外拥有分支机构及代理数十家,并成立了专门的行业服务部门,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工艺分析和全方位应用解决方案,使激光技术与各行业的制造工艺实现无缝对接。公司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全国多所著名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成立相关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生产在其来料、加工、整机、出货各环节严格把控,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且多个系列产品获得过欧盟CE认证。

1.2、业务横纵不断拓宽,板块实现全面布局

从激光行业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巨头公司无一例外均是通过内生外延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版图。大族激光自上世纪90年代创立至今,不断强化“内生+外延”式的均衡发展。从早期主营各类激光标记、焊接、切割等,而后不断拓宽PCB业务、机器人、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消费电子等业务,逐渐拓宽业务领域,形成事业部布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延伸。从单一产品模式逐渐面向不同需求的客户,生产专业的高端定制化产品。

1996年公司创始人高云峰先生在深圳市创立大族实业有限公司,进入激光加工领域。公司注重研发并于1997年独立开发出国内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振镜式打标软件。1999年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02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PCB激光钻孔机,正式进入PCB领域。公司于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激光加工设备(激光标记、焊接、切割)及PCB钻孔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次年公司研制的两款激光打标设备获得CE认证,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公司上线ERP和CRM系统,加速信息化建设。

2008年公司募投激光标记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扩产建设项目,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旗下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收购PCB测试设备领域国内市场排名位居第一位的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61%股权进军PCB检测设备领域,拓展公司PCB设备业务的产品链,提高公司PCB业务的市场地位。2009年公司获取苹果公司产品订单,进入苹果产业链,拓展消费电子领域,并加大对LED、太阳能等领域专用设备的研制、开发投入,完善公司在LED产业链布局,新能源、新光源行业设备逐步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2011年公司面对特定的客户群进行个性化生产,印刷事业部完成海外收购,进军高端印机市场。2012年公司小功率激光设备及产品销售大幅增长,高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收购美国GSI公司下属德国BaublysLaser公司和美国ControlLaser公司的激光打标系统业务,探索走向国际化的新商业模式。2014年,公司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资本平台的先天优势加速机器人领域的自动化业务发展,互联网运营平台促进业务增长。

2015年公司小功率激光设备细分行业开拓取得成果,大功率激光设备销售持续增长,机器人产业实现全面布局,激光器研发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在原有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系统集成业务加速发展。2017年公司奠定PCB行业专用设备龙头地位,积极应对PCB行业工业4.0需求;持续布局半导体及显示面板行业;成立新能源装备事业部,锂电池装备整线供给能力得到提升。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激光业务与自动化业务两大部分。其中激光业务约占营业收入的七成以上,包括小功率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小功率设备仍为收入主要来源,主要包括IT业务、半导体与显示面板、新能源装备、部分PCB业务及其他小功率设备。其中IT业务中面向A客户的业务为主要获利来源。自动化业务约占营业收入的20%,其中包括PCB业务、LED设备及产品、激光制版及印刷设备,其中PCB业务比重较大,激光制版及印刷设备近几年份额逐渐减少,几乎已被公司淘汰。

在2018财年,由于A客户创新减少带来的来自A客户订单减少导致的消费类电子业务大幅下滑,但大族激光在显示面板、PCB业务和新能源装备业务上实现了营收与业绩的快速增长,整体营收同比上年略有下滑,归母净利润仍实现了同比增长。

1.3、公司扁平化发展,事业部机制助力下游应用拓展

在经历早期的粗放式经营后,随着企业日益发展壮大,为了应对企业规模扩大和产品经营多样化对企业管理带来的挑战,公司在组织架构上转向扁平化,实行事业部机制,即在总公司的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把分权管理和独立核算联系起来,按照产品划分经营单位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独立核算管理体系,开启总公司作为一级平台、事业部作为二级平台的平台化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架构以及与之配套的独立核算,给予部门主管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和经营灵活性,完善相应监管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

除了传统的小功率激光、大功率,率激光外,当前公司已对PCB、LED、半导体、面板显示、新能源锂电等高景气子行业成立专门的事业部进行布局。通过设立专门的事业部,更有利于精准把握下游子行业的市场动向,有助于带动领域内新增产品需求放量。

与国外激光加工设备企业和IPG等上游厂商相比,大族激光的优势在于销售渠道网络、本土化优势、对客户需求响应快速和可提供小批量产品定制化服务等,实行事业部的组织架构对于建立这些优势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大族激光主要的事业部及相关经营范围如下:

1.4、持续高研发投入,加强产业垂直布局

在激光加工设备中,激光器是核心,占其成本约30%—40%。根据公司2014—2016年年报披露,小功率激光设备的毛利率大概是40%,大功率激光设备的毛利率大概是30%。小功率激光设备的毛利率高于大功率激光器的重要原因在于小功率激光器公司能够自产,而大功率激光器依赖进口。实现激光器及其他核心部件的激光加工设备自产的企业将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和购买部件时的议价能力。激光加工设备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技术壁垒,相关产品还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点。因此激光类企业,需要持续强化其资本开支与技术研发投入,以维持其行业领先优势。

大族激光高度重视其技术研发,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8年研发支出9.9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00%。根据申万行业分类,我们电子行业中的226家上市公司2017年的研发占营业收入比例进行了统计并排序,行业平均水平为6.19%,中位数约为4.43%。尾部研发占营收比重较高的公司主要为半导体设计类公司,这类公司由于多数目前营收规模较小,因而研发收入比较高。考虑到相关数据影响,大族激光在电子行业中的研发营收占比属较高水平。

从研发人员数量来看,大族激光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其研发人员绝对数量及总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末公司在职研发人员4513人,团队涵盖激光光源、自动化系统集成、直线电机、视觉识别、计算机软件和机械控制等多个领域,多领域的持续性高研发投入,也使得大族具备快速切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先天优势。从专利数量上来看,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累计专利数量也在持续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末公司在手专利数量达3562件,其中超过50%为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使大族激光在小功率激光器自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涵盖灯泵谱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特种激光器。公司在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首款飞秒激光器,也是国内首款达到20W的飞秒激光器,目前已经小批量试产,未来将推出更高功率的产品。同时还展示了量产并销售的首款固体皮秒激光器。根据公司预测,飞秒激光器和皮秒激光器的自制,将显著降低相关设备的成本,为公司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

1.5、三轮业务高速成长,有望迎来成长新周期

大族激光自2004年上市以来,从开始的内部发展渠道建设到组织架构调整各领域共同发展,再到产品高端化、定制化、消费电子创新,期间经历了三次主要成长周期。2017年在苹果十周年产品技术创新的带动下,营收及盈利再创历史新高。进入2018年小功率激光设备在其它细分应用市场取得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随着5G创新对消费类电子终端功能多样化的带动,以及PCB、显示面板、新能源、半导体及LED等下游市场国产化应用的提速,大族激光有望进入一轮高成长周期。

第一轮周期:2004—2008年,激光行业爆发式增长,小功率设备迅速发展。公司早期以激光打标为主,后不断开发焊接、切割、制版业务的产品类别,同时改变经营模式使产品逐渐覆盖全国成为全面的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供应商。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加入世贸后经济高速增长,服装、皮革、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全面开花,激光应用行业也爆发式增长,这些行业几乎都应用到公司的设备,公司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公司传统客户也面临转型,加之快速增长时期公司疏于管理导致当年公司股价迅速下滑。

第二轮周期:2009—2011年,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各领域“扁平化”成长。公司在保持小功率设备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PCB、LED及光伏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调整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制定部门独立销售收入及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激励及考核方式。国内经济逐渐复苏,公司小功率设备盈利逐渐恢复,光伏领域获利明显,公司股价上扬。但随着11年LED、新能源业务未能达到预期,多元化发展为市场诟病,公司股价回落。

第三轮周期:2012—2016年,剥离非核心业务,消费电子不断创新。在11年末,公司逐渐剥离了光伏、养老、数码影像等业务后,聚焦激光精密加工业务,部门转变事业部独立运营,公司整体效率提升。12年苹果对智能机产业链相关激光设备需求增加,公司业绩大幅提升,销售额达14亿,覆盖了大功率切割和PCB业务的附增长。13年尽管苹果相关业务回落,但公司大功率、PCB及光纤激光等业务全面提升,公司收入持续增长。14至15年苹果AppleWatch、iPhone6等新品进一步提升高端小功率设备的需求,带动公司业绩增长。而16年伴随苹果创新能力下降,公司受到相关影响,股价逐渐回落。

2017年步入新周期,消费电子产业链全面渗透,客户创新带动公司创新。公司小功率业务地位稳固已经切入消费电子产业链各个环节,大功率逐渐替代进口,新能源、OLED、半导体等行业专用设备持续放量。苹果迎来十周年纪念,产品创新带动公司的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5G应用周期的到来,有望继续带动消费类产品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需求持续提升,PCB、新能源、显示面板、LED、半导体、大功率等领域设备受益下游国产产商应用需求,未来3-5年仍有望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速。大族有望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二、激光行业加速渗透,国产替代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2.1、激光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通讯、医疗美容、研发与军事、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等领域均有应用。按增益介质、运转方式、输出波长、发射功率、脉冲宽度等,材料加工用激光设备可进行不同分类。

按照显示波段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远、中、近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等。一般根据不同物质可吸收的光波长范围选择不同的激光器。

按照脉冲宽度的不同,脉冲激光器可进一步分为纳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和飞秒激光器,一般而言,脉冲时间越短,单一脉冲能量越高,加工速度越快,加工量越大,脉冲宽度越窄加工精度越高。

2.2、行业壁垒高,激光器技术附加值最大

根据OFweek的研究数据2017年材料加工以41.3%的市场占比,成为激光设备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并且近年来份额有持续提升趋势。材料加工用激光设备,主要由激光光学加工系统、机械传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组成。其中激光光学加工系统是核心部分,它由激光器、激光加工头与光学元器件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激光器的技术附加值最高。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设备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犹如CPU之于计算机,也是激光设备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激光行业本身由于其资金需求规模和技术存在较高的壁垒。对激光器加工行业来说,在外延材料和芯片领域的专业研发人才十分稀缺,专业技术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前期研发投入较大,为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后续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同样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和资金支持。而且由于规模化生产需大量的测试检验仪器和生产工艺设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根据国外激光器领军企业IPG披露的数据,激光器占据了其激光设备成本的40%,其销售毛利率接近55%,销售净利率接近26%。国内德邦激光、天弘激光、嘉泰激光等年报数据也显示,激光器在激光加工设备中的成本占比也均超过40%。近十年来,以通快集团为首的一系列激光装备公司相继进入光纤激光器市场抢占蓝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更是将研究开发新型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满足要求更高激光功率密度的激光材料加工应用的需求。

在各种激光器中,光纤激光器由于其电光转化效率高、输出功率高、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被称为“第三代激光器”,目前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在工业激光器中的占比由2013年的33.82%上升至2017年的47.26%,2014年取代CO2激光器成为份额最大的激光光源,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的绝对金额5年复合增速接近25%。2014年,光纤激光器超越了CO2激光器成为份额最大的激光光源。实现光纤激光光源的逐步自制,已成为设备类企业向上游业务垂直延伸,以实现成本自主可控的业务重点之一。

2.3、激光产业链完备,下游应用不断拓宽

自上世纪60年代第一台激光器问世开始,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激光产业链已经极其完备。激光行业上游主要为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机械、数控等,中游包括各类激光器(CO2、YAG、光纤、半导体、燃料)等对应的激光设备,下游已逐渐渗透至汽车、钢铁、造船、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军事、科研等多个方面。目前,激光正以其优质的性能在各行各业加速渗透,并延伸到更多的行业,渗透率与增量应用都在稳步提升。

在激光产业链上游,尤其是作为激光器核心外延材料的光学材料和光学元器件,都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对相关厂商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大族拥有涵盖激光光源、自动化系统集成、直线电机、视觉识别、计算机软件和机械控制等多方面复合研发队伍已接近4000人,多领域的持续性高研发投入,也使得大族具备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同时具备快速切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从专利数量上来看,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累计专利数量也在持续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末公司在手专利数量达2486件,其中超过50%为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大族激光已经具备了中游激光器自主研发的能力,以及创新团队优势,而产业链上中游客观存在的技术壁垒,也有助于大族等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在行业中巩固优势地位。此外,公司将全面参与工业4.0智能制造,强化涵盖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减速机、激光雷达等各个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科研平台,为客户提供附带激光工艺解决方案的自动化生产线。大族精密传动负责谐波减速器和激光雷达的研发和生产,结合大族电机产品,关键零部件已经批量使用在公司内部机器人本体中,后续有望开始对外销售,打破关键零部件国外垄断局面,巩固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的优势。

位于产业链中游的激光器,作为整个激光设备的核心组件,涉及激光元器件的集成,其技术壁垒和工艺制造难度都是整个产业链最高的,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高地。目前产业链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上游核心器件的成熟和竞争格局的优化,将有利于中游激光器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从而促进激光器价格的逐步下降,并带动下游激光设备的应用渗透。目前在中高功率激光器,基本上仍以IPG等海外厂商供应为主,而在低功率激光器,国产技术渗透较快,国产率也已较高。结合下游市场应用的多元化,以及产品的定制化特点,大族在不断拓展产品种类的同时,也在组织架构上采用了事业部机制,当前公司已对PCB、LED、半导体、面板显示等高景气子行业成立专门的事业部进行布局。通过设立专门的事业部,更有利于精准把握产品需求的市场动向,灵敏的调整产能及开发新的产品。而中游激光器的逐步自制,也有望带动采购成本的下降,以及公司整体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在产业链下游,随着中游激光设备技术的不断成熟,激光加工效率逐步提升,激光设备在各类下游加工应用领域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近几年全球激光器下游市场规模增速可观,来自LaserMarketsResearch的数据显示,近5年复合增速达8.5%。在若干细分应用领域中,与材料加工相关的激光器收入所占比重最高,达全球市场规模的42%,与通讯行业相关的激光器以42.26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材料加工行业,两者共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2017年激光器市场规模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材料加工和通信领域的激光器需求持续释放。

近几年来,随着制造业设备的升级以及半导体/面板/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应用,激光技术的应用需求正在加速增长,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的增速前几年的3%左右的水平提升到2017年的8.9%的增速,凸显了激光技术应用正在加速。目前,激光加工设备在下游不断扩展应用场景,多样性的加工需求以及激光设备整体成本的下降,将作为激光加工替代传统加工的核心驱动力,产业链的上下联动势必使得激光在各行业的渗透率和增量应用持续提升。

根据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光加工可分为基于光化学效应的“冷加工”和基于光热效应的“热加工”两个方面。基于“冷加工”,实现冷剥离,可将紫外激光应用于聚合物、瓷器等非金属材料的钻孔、光刻、表面处理等微细加工。基于“热加工”,实现对工件的切割、焊接、打标、打孔、熔覆等表面热处理。

激光加工属于无接触加工,激光能量与移动速度均可调节,非接触特性意味着加工无需施加外力,适合精密零件和外观要求高的产品。由于不同材质对激光光源不同波段的吸收比率相差甚远,因此激光在金属和非金属类材料加工同样得心应手,且对周边结构损伤降至最低。相较于传统机械加工,激光加工具备诸多显著优势。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将是激光设备在材料加工领域应用渗透的最主要机遇,并且传统机械加工仍存在较大可替代空间。

由于激光的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的特性,在下游领域的应用中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目前,激光正以其优质的性能在多行业加速渗透,在具体应用方向上,主要包括激光切割、焊接、打标、钻孔、医疗、显示、照明、测量、熔覆、通信、微加工等。

在具体的应用领域,激光加工相比于传统加工技术优势明显。在激光打标领域,通过高能量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使其表层材料汽化或改变表面色泽的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工件表面留下永久性的文字、图案、刻痕等标记,具有易编程、无接触、无油墨、不易涂改、高效率等优点;在激光切割领域,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被照射工件温度急剧上升从而熔化、汽化、烧蚀,光束与工件相对移动,与光束同轴的高速气流吹除熔融物质,形成光滑的切缝。具有1)切缝细窄,切角垂直,切割精度高,切面光洁,热影响小,工件变形小;2)非接触加工,无工件磨损,无加工模具、刀具;3)切割速度快,可平面或三维切割等诸多优势。

激光焊接领域,利用经聚焦的高功率激光束照射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实现焊接。激光焊接速度快、焊缝深宽比值高、焊缝小、整齐美观,光斑小、能精确定位,光束强度易控制,可用于微、小型工件焊接。在表面处理领域,激光可用于表面改性和表面去除,处理后工件变形极小,表现卓越。

2.4、激光设备市场成长迅速,国产替代成长空间可期

根据美国StrategiesUnlimited的报告,2013-2017年,全球激光器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89.70亿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124.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50%。我国激光产业虽起步稍晚,但随着技术升级和全球制造中心的转移,中国激光产业也逐渐步入高速发展期。

《2018年中国激光产业回顾与展望》中指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9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9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5.8%,远高于同时期的全球平均增速。目前国内激光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向好,预计2018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材料加工和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激光设备下游应用需求加速释放,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LaserManufactureNews数据,2016年全球激光及其相关产品总值超过380亿美元,其中激光器产值约为110亿美元。中国激光市场总规模达80亿美元,超过全球市场的21%,位居全球第二,未来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在全球激光加工市场占比逐步提升,以全球光纤激光器龙头IPG为例,其中国区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29.65%提升至2017年的44.10%。

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传统制造业升级带来的设备更新需求,以及半导体、新能源、消费电子、OLED显示、LED等行业转移带来的材料加工设备新增需求。来自LaserMarkets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激光器行业应用领域中材料加工相关的激光器收入51.66亿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的42%,成为全球激光器应用的第一大领域,未来有望持续扩大份额;通信与半导体相关激光器收入44.69亿美元,占比34%,仅次于材料加工领域;研发与军事运用相关激光器收入9.22亿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的7%;医疗美容相关激光器收入9.20亿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的7%。

近年来,全球工业激光器市场规模增速可观,成为全球激光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LaserMarketsResearch,近五年来,全球工业激光器收入从24.87亿美元增加至43.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4.76%,2017年增速已超过26.10%。切割、金属焊接、打标、精密金属精加工为工业激光器主要应用,2017年,全球工业激光器在材料加工方面的应用中,切割应用占35%,焊接应用占16%,打标应用占15%,精密金属加工占8%。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达385亿元,工业激光器以63.5%的市占率居于首位。用于工业和信息领域的激光器在中国激光设备市场中所占比重高达95%,与全球激光市场的结构相一致。随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未来激光设备应用仍具备长足成长空间。

近十年来,由于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国内大小工业部门均面临加工技术升级的态势。下游细分领域如消费电子等日益增长的需求讲驱动中国工业激光器市场大幅增长。基于亚太地区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以及光纤激光器低成本,高输出功率的优势,用于材料加工的光纤激光器市场空间巨大。

以光纤激光器为例,国产光纤激光器品牌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速度加快。近5年来,我国国产光纤激光器的出货量逐年增长,2017年已达到9.93万台。其中,低功率主要用于3C产品打标等精细加工领域;中功率主要用于金属板切割和焊接领域,预计未来几年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千瓦级以上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主要应用于激光切割、打孔、焊接等工业领域。

低功率激光器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中国相关激光器厂商以打标市场为突破口,提高市占率,现在国内已基本实现自给,并出口占领国际市场。在低功率激光器领域已取得绝对成功。《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低功率(<100w)光纤激光器销售量为 82500 台,同比增长 17.86%,国产化率达到 96.97%。><100w)光纤激光器销售量为82500台,同比增长17.86%,国产化率达到96.97%。

伴随着国内厂商的技术升级,国产光纤激光器功率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与优化,现国内厂商在中功率激光器领域已斩获半壁江山,国产品牌在中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中功率(<=1500w)光纤激光器销售量为21500台,同比增长65.38%,国产化率达到60.47%。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门槛较高,对核心器件的自产和工艺有严格要求,由于中国相对欧美起步较晚,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仍由欧美厂商主导。但国内厂商也在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大功率激光器国产化率已超10%,国产大功率光纤激光器销售量增长势头良好,相比2016年,国内部分激光厂商在大功率业务领域已迎来实质性突破,高功率突破可期。

在国产化率方面,我国中小功率激光器已经能够实现自给,高功率激光器虽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但正处于稳步提升中,国产化率从2013年的1%提升到2017年的10%。随着大族激光等一众国产优秀品牌在高功率激光器方面的持续发力,高功率激光器国产渗透率有望继续升高。

另一方面,激光器领域能够实现替代和赶超的关键在于核心部件自产能力的提高。以往国内没有完整的激光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根据《2017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激光元器件的总金额仍创新高,达13亿美元,说明高端市场依然以国外企业主导。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厂商的崛起,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实现核心部件自制,进口依赖状况有望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以大族激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激光设备厂商逐渐具备激光装备的集成能力和面向客户需求的设备定制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激光装备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备集成和定制能力的提高将有效增强国内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在低中高功率的国产替代的成长空间可期。

2.5、政策助力叠加需求增长,国产激光设备迎来高速成长期

激光加工装备行业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领域,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被列为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在其后的数十年中,国家出台了大小政策,多方面助力激光行业发展。近几年,在工业4.0背景下,国家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要求创新性开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研究,针对激光制造来说,激光易于控制,可以将激光加工系统、机器人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等相结合,柔性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出产效率高、产品出产周期短,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政策助力背景下,有望迎来加速成长。

政策驱动下,我国激光设备市场成长迅速,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升级,在过去十年间,激光加工相关设备的销售迅速向亚洲转移,我国激光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2016年中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19亿元,同比增加6.31%,未来我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多年5%左右的增速;2016年中国激光器总收入高达385亿元,同比增长11.6%,2017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总收入突破455亿元,2018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未来随着激光加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激光加工行业的下游应用必将多点开花,国产激光设备届时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三、消费电子产品持续升级,低功率业务需求提升

3.1、消费电子不断创新,激光加工优势尽显

消费电子,特别是A客户的激光应用需求,是公司目前小功率业务的核心。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终端厂商对于手机制造品质要求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功率、超快激光、深紫外激光等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智能手机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激光加工,凭借其清洁、高效、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手机零组件加工与制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消费电子智能手机中,激光设备在零组件加工有众多应用,包括打标、切割、打孔、焊接、抛光等。随着智能机功能的持续创新,以及激光设备应用渗透的持续提升,消费电子产品激光应用需求也有望不断增加。

本文地址:http://www.feiyixun.cn/2218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