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3:13:45 | 浏览:1242
2022转眼即将结束,2023年即将开启新的篇章,资管行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认为现金理财整改结束后,现金管理类产品将迎来发展新阶段。预计固收+产品也将在权益市场回暖后顺势扩张,理财净值化下,可能很难彻底避免赎回,但预计影响将逐渐趋弱,信托、券商资管也将全面向主动管理转型。
▍现金理财整改接近结束,2023年开启全新篇章。
2022年上半年现金理财整改加速,导致现金理财规模上半年大幅度压降,而进入10月,随着整改进入收尾阶段,其规模已经再创新高,但11月受到债市回调影响又有所回撤。2023年将是现金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届时货币基金和现金理财产品在监管要求上将基本拉齐,但现金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和销售渠道上仍将具有一定优势,可通过投资私募债、PPN等非公开债券开展“品种下沉”策略,实现稍高收益。同时现金理财产品可进一步加强同业存单和银行存款的配置力量,以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货基规模仍将缓步扩张,但占公募基金比重预计逐步走低。
货币基金发展已较为成熟,长期来看,货币基金整体规模或将随着市场的整体扩张而持续上行,但是参照美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未来货币基金在我国公募基金市场中的比重可能将继续下降。货基在资产配置上目前以同业存单为主,但对照海外货币基金的配置经验,短期国开债在货币基金中的配置比例仍有上升空间。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受市场热捧,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大多为被动型指数基金、费率低廉、流动性相对较好,受到市场追捧,虽然短期规模有所回撤,但预计长期仍将稳健增长。参考美国经验,低费率是驱动债券型基金规模扩张的一大重要因素,我国债券型指数基金的费率仍有下降空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固收+类产品2022年发展受挫,2023年需把握权益资产的配置机会顺势而上。
2022年迄今受到权益市场不振的影响,固收+理财和固收+基金业绩均表现不佳,规模一度大幅收缩,目前A股估值处于2015年以来相对低位,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2023年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凸显,固收+产品需把握住权益资产的投资机会,逢低布局正当其时。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纯固收产品乃至现金理财产品也要面临净值波动和回撤的情况下,部分投资者或更加青睐收益相对更高的固收+产品,且固收+产品通过多资产配置、低相关性策略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2023年固收+产品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
▍理财固收+产品可发力非标作为净值稳定剂和收益压舱石。
摊余成本法估值的非标资产具有净值稳定剂和收益压舱石的作用,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固收+产品可适当增配,作为权益资产波动时的有效对冲。同时,在地产企业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相关非标产品风险暴露的情况下,互联网大平台和全国性大行消费金融公司的非标资产包可以成为各理财产品的增配对象。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消费金融非标相较于一般非标期限更短,收益略优,且违约率可控,银行理财投资的非标资产中消费金融的占比也快速攀升,未来有望成为非标发展的新方向。
▍2023年赎回还会发生吗?理财净值化下,可能很难彻底避免赎回。
2022年11月中旬债市遭遇了大幅调整,除了基本面的原因之外,还可能与银行表内、银行理财、基金交易配置的赎回操作因素有一定关系,循环反馈效应短期主导了市场。但理财的赎回反馈只能决定波动幅度,债市走向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仍旧是基本面。降准在11月25日正式落地,市场信心受此提振,赎回的循环反馈在逐渐消退当中。我们认为理财大量赎回的根本原因在于全面净值化之后银行理财由债市稳定器变为波动放大器,且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滞后性会拉长赎回循环反馈的链条,放大市场的波动。理财净值化和投资者刚兑思维的矛盾决定了在市场短期大幅波动时难以避免理财的赎回,2023年仍有可能发生,但随着投资者越发成熟,预计赎回造成的影响将逐渐趋弱,理财规模也将重回增长通道。
▍信托、券商资管:主动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2022年Q2信托规模为21.1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压降约5万亿。参考国外信托市场发展来看,从融资功能转向资产管理和服务是信托发展的主要方向,2023年信托行业发展或可围绕推进标品信托发展和回归信托本源持续转型,重点推进主动化转型,提高差异化优势。截至2022 年 6 月,券商资管存续规模为7.1万亿元,同比下降8.53%,且去通道进程基本完成,转型顺利推进,当前券商“一参一控”的限制正在逐渐松绑,券商资管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2转眼即将结束,2023年即将开启新的篇章,资管行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认为现金理财整改结束后,现金管理类产品将迎来发展新阶段。预计固收+产品也将在权益市场回暖后顺势扩张,理财净值化下,可能很难彻底避免赎回,但预计影响将逐渐趋弱,信
6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继今年3月份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一同拿下业内首两家金控牌照后,中信金控按照此前规划正式开启了承接中信旗下金融牌照和资产的大动作。6月22日夜间,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简称“中
记者 | 吴绍志编辑 | 券业一哥”的理财产品也把上市公司给“坑”了。8月23日,富安娜(002327.SZ)发布公告,公司购买的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逾期。公告显示,富安娜于2021年3月19日花1.2亿购买了一年期的“中信证
佳木斯高铁站一列列高铁动车整装待发。东北银行钱币展览馆开馆仪式。大商集团佳木斯新玛特购物广场。知青广场标志性雕塑拓荒牛。特色美食街区——春光巷。佳木斯市“相聚华夏东极 共谋合作发展”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第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哈电集
证券行业的福利降级来了。7月13日,据媒体报道,中国两大投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正在大幅削减差旅预算,以控制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据悉,从7月开始,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在国内出差搭乘的交通服务将降级,搭乘高铁动车的标准为二等座,火车则是硬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讯 立讯精密(002475.SZ)今日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29.05元,跌幅3.36%。立讯精密于2021年1月14日创下去年以来的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2021年1月29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5日讯 立讯精密(002475.SZ)今日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48.21元,跌幅5.47%。 立讯精密于2021年1月14日创下去年以来的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2021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8日讯 今日,立讯精密(002475.SZ)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34.79元,跌幅3.84%。 立讯精密于今年1月14日创下年内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1月29日,中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3日讯 今日,立讯精密(002475.SZ)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39.34元,跌幅6.69%。 立讯精密于今年1月14日创下年内股价高点63.26元。随后,中信证券、招商证券接连发研报唱多该股。 1月29日,中信证券发布
一、证券行业概况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业务包括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IB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以及股权抵押。
今日中信证券(600030)涨5.04%,收盘报20.83元。2022年10月30日,浙商证券研究员梁凤洁,洪希柠,胡强发布了对中信证券的研报《中信证券2022年三季报点评报告:投行环比高增,业绩符合预期》,该研报对中信证券给出“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因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证券”,600030)5名员工被大连证监局出具警示函。9月30日,大连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查,孙东山、胡笑菡、贾明、姜军等在中信证券大连分公司任职期间,庞晓在中信证券大连中山路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A股配股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配股预案显示,本次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280亿元,其中不超过190亿元将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图1:2021年11月15日中信证券A股配股获批2021年2月,中信证券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12月9日,中证协发布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据悉,本次评价期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评价对象是期间有完成项目的77家保荐机构,评价项目覆盖期间审结的全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
“自从学了理财课程,我现在的生活来源已经不靠工资了”“躺着也能挣钱”……近两年,大量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有理财需求的年轻人报名学习课程后,遇到“课程内容质量较低